SERVICE PHONE

13899998888
网站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课程设置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58号
手机:13899998888
电话:0898-88889999
课程设置你的位置: 首页 > 课程设置
研报指标速递-研报-股票频道-证券之星

发布时间:2025-09-11 05:45:15 点击量:

  事件:公司将于2025年6月14日在欧洲血液病学会年会(EHA)上汇报QHRD107Ⅱa期临床数据,维奈克拉-阿扎胞苷(VEN-AZA)复发/难治组OS显著延长,耐受性良好,整体数据优秀。

  急性髓系白血病耐药、复发常见,存在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自2020年III期Viale-A试验发表以来,维奈克拉和阿扎胞苷成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且不适合强化化疗患者的金标准一线治疗。但随访结果和真实世界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患者面临复发和耐药风险。发表在《Haematologica》期刊的一项线%的患者在维奈克拉+去甲基化药物治疗后产生耐药复发,27.3%的患者难治。这些患者在维奈克拉+去甲基化药物治疗无效后的OS仅为2.3个月。后续符合条件的患者接受靶向治疗和FLT3抑制剂干预后效果依然不佳,总体而言,R/R AML仍存在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QHRD107在2025EHA公布Ⅱa期数据,OS大幅提升。QHRD107为CDK9抑制剂,联用维奈克拉+阿扎胞苷治疗R/R AML。本次公布的数据为51例患者数据,33例患者(64.7%)既往接受过VEN-AZA治疗,22例(43.1%)在VEN-AZA后复发,而11例患者(21.6%)为难治性。46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ORR为60.9%,cCR为41.3%。复发患者亚组ORR为70.0%,cCR为45.0%;80mg剂量组ORR80%,cCR70.0%。在VEN-AZA难治/复发患者中,中位OS达12.8个月,相较其他干预方式明显延长,QHRD107有效性良好。安全性方面,TRAE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包括腹泻(84.3%),呕吐(54.9%)等。综合来看,QHRD107在测试剂量下有效性优秀,耐受性良好,有望解决R/R AML领域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原有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43/5.12/6.09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估值25/22/18X,维持“买入”评级。

  佛山城燃龙头,向综合能源服务企业转型;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现金分红稳定提升。公司统一接收所有进入佛山市地域范围内的管道天然气,为佛山市城燃龙头。截至2025年3月,佛山国资委为公司实控人;全国城燃龙头港华燃气为第二大股东,通过技术赋能、资源整合等多种方式与公司进行合作,助力公司向综合能源服务企业转型。公司积极实施股权激励计划,2020-2024年均超额完成目标。公司股权激励考核指标包括营收增长率、每股收益、每股分红及现金分红比例,2020-2024年均超额完成。2020-2024年公司分红比例均值超70%,假设2025年维持2024年73%的分红比例,对应股息率4.8%(2025/6/11)。

  城燃等能源业务:气源多元,政策推动气量/光伏装机规模高增。1)天然气供应:气源供应渠道多元,政策目标2025-2035天然气消费量复增8.9%。公司燃气业务在佛山市内具有专营优势,同时在佛山市外开拓多处管道燃气特许经营权。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获得13个区域的管道燃气特许经营权。2018-2024年公司天然气销售量复增17.59%,2024年达到45亿方;用户结构保持稳定,工商业/电厂/居民用户气量占比约80%/15%/5%。依照佛山市能源规划目标,2025-2035整体/气电天然气消费量复增8.9%/8.5%。公司拓展国际资源,与碧辟(中国)、切尼尔能源、中化新加坡等跨国能源企业建立长期采购关系;我们估算2028年公司海外长协将达109万吨(约16亿方),资源保障能力将大幅提升。2)新能源业务:多元布局,政策锚定2025-2030年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复增10.8%。公司布局冷热能、光伏储能等新能源业务。政策提到,到2025/2030年,佛山市光伏装机规模达到360/600万千瓦,锚定2025-2030年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10.8%的复合增速。

  供应链、延伸、科技研发与装备制造业务多点开花。1)供应链业务:发挥产业链优势,营收高速增长。公司深耕能源供应领域,协同石化仓储、码头、运输等优势资源为客户提供供应链服务。2024年公司生物柴油、保税燃料油进出口业务量近10万吨;等值油品和化工品销售量191.88万吨,同增67.35%。2)延伸业务:工程服务与生活服务并行,毛利率高。公司开展燃气管道设计等服务,同时依托深耕佛山30年的品牌形象,提供安全智能家居服务。2021年起,延伸业务营收稳定在5亿元左右;毛利率维持在25%以上。3)科技研发与装备制造业务:加强校企合作,驱动科技创新。业务涉及SO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窑炉热工装备制造与节能减排、管道检测、氢能装备制造研发。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8.72/9.22/9.76亿元,同比+2.2%/+5.7%/+5.9%,对应PE15.3/14.5/13.7倍(估值日期2025/6/11)。公司天然气供应业务持续稳定发展,新能源业务稳步增长,供应链、延伸、科技研发与装备制造业务多点开花。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增速不及预期,极端天气&国际局势变化,安全经营风险,商誉减值风险

  公司与科达利(002850.SZ)、银轮股份(002126.SZ)、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及深圳市伟立成长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拟共同出资设立苏州依智灵巧驱动科技有限公司。依智灵巧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其中,公司投资2000万元,持股比例为40%,公司实际控制人胡智勇拟任依智灵巧董事;公司关联方伟立成长投资350万元,持股比例为7%,伟立成长执行事务合伙人邓雄为公司产品管理部总监(间接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拟任依智灵巧董事、总经理。

  公司联合机器人产业链公司,加速灵巧手量产。本次公司与科达利、银轮股份、开普勒机器人及伟立成长合资设立依智灵巧,主要是基于具身智能机器人未来的发展前景,各方预期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灵巧手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其中,公司专精运动控制领域,是空心杯电机的核心供应商;科达利、银轮股份分别在减速器&关节模组、热管理&关节模组上有所布局,我们认为三者强强联合将突破灵巧手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加速打造中国领先的机器人灵巧手供应商。而开普勒是国内领先的人形机器人厂商,其于2023发布首款自研人形机器人K1,目前已经迭代至K2版本,正积极入驻工厂场景,我们认为和开普勒的联合,将帮助依智灵巧快速进入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占据灵巧手市场的份额,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2025Q1变频、伺服收入稳健增长,看好公司入局机器人赛道:2025Q1公司实现收入3.9亿元,YOY+18.2%,其中变频器、伺服系统分别实现收入2.3、1.3亿元,YOY+18.0%、+9.8%,主营业务增长稳健。而从新兴赛道来看,公司积极布局机器人领域,凭借领先的运动控制技术推出全场景机器人动力解决方案,覆盖搬运、分拣、仓储等机器人场景。在更为尖端的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可提供全套执行器解决方案,并重点突破灵巧手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目前公司8-16mm的空心杯电机模组正在推向市场并取得小批量订单,旗下合资公司伟达立也推出旋转关节模组、空心杯电机系统模组等核心部件,补足产品矩阵。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实现净利润3.0亿元、3.5亿元、4.3亿元,yoy分别为+22%、+18%、+22%,EPS分别为1.4元、1.7元、2.0元,当前A股价对应PE分别为32倍、27倍、23倍,我们看好公司前景,维持公司“买进”的投资建议。

  推荐逻辑:1)本土全国性商超龙头,规模优势仍在。公司是国内率先实行“农改超”的企业,是生鲜超市的先驱,生鲜营收占比接近50%。截至24年在全国29个城市共开设775家门店,全国化布局规模优势明显。2)社零数据回升,新零售模式逆势增长。据统计局数据,24年社零总额同比增长3.5%,25年1-4月同比增长4.7%,整体表现回归增长趋势。分业态来看,超市业务零售增速相对更稳定。另外如山姆会员商店、胖东来等新零售模式逆势增长,胖东来22-24年营收CAGR为55.8%,优于传统超市。3)永辉学习胖东来调改,人货场全面升级。24年永辉开始学习胖东来进行门店调改,提高员工福利待遇、选品更新比例超过60%、货场布置全面升级更注重消费体验。调改后门店重新营业短期内均实现客流和销售额的翻倍增长。

  全国化布局,生鲜超市行业领先。公司是全国化布局的连锁生鲜超市,截至24年共有775家门店,并且门店类型包括普通大众民生超市、精致生活超市和仓储超市,能够覆盖不同人群所需。近年来受到宏观环境影响和实体零售消费需求变革,公司营收持续下滑,但亏损幅度有所收窄,25Q1实现盈利。公司是首家“农改超”生鲜超市,在行业领先地位仍在。

  社零数据回升,新型商超模式兴起。据统计局数据,我国社零总额增速经历短期下滑后已重新回到增长趋势,25年1-4月累计同比增长4.7%。分业态来看,超市24年零售增速2.7%,优于百货和专卖店,表现在五种业态中相对更稳定。另外在传统商超普遍式微的情况下,新型零售模式如山姆一类会员仓储超市则逆势增长,而胖东来作为本土超市凭借良好的服务和优秀的选品异军突起,近三年以55.8%的复合增速快速逆袭。

  学习胖东来调改门店,短期反馈良好。永辉超市24年开始学习胖东来模式进行门店调改,从人货场三个角度进行全方位升级,人方面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以及提供人性化设施;选品方面进行全面汰换升级,换新率普遍在60-70%,引入更多进口品牌、胖东来品牌和自由品牌,同时增设中央厨房;场方面对货场装修进行调整,更加注重消费体验。调改后重新开业的门店普遍迎来消费者热烈反响,客流和销售额都实现翻倍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调改后短期效果显著,但长期效果有待验证,预计25-27年EPS分别为-0.07、0.07、0.12元,对应26-27年PE分别为74、40倍,首次覆盖,给予“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宏观经济环境波动的风险、调改门店持续性不及预期的风险。

  国产高端仪器领军企业——轻装上阵,业绩转增。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中国杭州,是一家以高端仪器装备产品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平台型企业。从产品布局上来看,公司始终坚持致力于高端分析仪器的研制、产业化与创新应用,持续构建了“4+X”多对多业务布局,在智慧工业、智慧环境、智慧实验室与生命科学四大板块的基础上培育孵化新的技术平台和应用公司,形成了创新的多个技术平台、多个客户群、多个应用场景交叉支撑的业务模式。历史上公司营收及净利润波动较大。2023年开始,公司坚持以保障现金流为核心,持续强化提高合同质量和营业收入质量。聚焦核心仪器业务,在停止签订PPP新合同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差异化控制已签订的此类项目之推进;为集中公司资源,组织专门团队处置剥离部分PPP。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6.1亿元,同比增长13.58%;实现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164.11%,归母净利润实现扭亏。

  外部压力促进替代需求,行业竞争格局环境改善。据GMI统计,2025年全球分析仪器市场空间600亿美元,预计2034年将增至1114亿美元,CAGR达6.5%。北美、欧洲、中国市场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实验分析仪器市场,随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对实验分析仪器的需求不断增长,预计亚洲市场将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具体来看,中国2015-2020年CAGR达6.8%,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分析仪器应用市场之一。我们预计,中国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仍有相当提升空间,从而带动我国科学仪器行业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张。目前科研仪器主要玩家仍以欧美、日本企业为主,国产替代需求迫切。我国目前高端质谱、色谱及光谱仪器进口率依然近90%,部分专业领域的高端产品甚至100%依赖进口。从外部环境看:高端科学仪器已成为大国科技博弈战略焦点。2025年1月16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发布新的出口管制规定,明确禁止向中国出口高参数流式细胞仪和某些质谱设备。内部催化上看:近年来我国多部门颁布了大规模以旧换新等多项行业利好政策,有望推动行业进一步快速发展。

  聚光科技凭借技术底蕴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在高端仪器领域,受技术积累、人才储备以及高强度研发投入的限制,国内企业未能实现全面突破。以聚光科技为代表的一批国内企业则依靠原有的技术底蕴在国内占据一定市场份额。聚光科技作为最早进入科学仪器行业的国产上市公司之一,营收及资产规模在国内仪器行业领先。我们认为,时间累积的深厚底蕴和持续的高研发投入是公司成为全行业龙头的重要原因及地位保障。公司经历多轮经营战略调整,轻装上阵经营拐点已经到来。

  5月30日,公司公告《关于签署合作协议暨对外投资的议案》,公司计划在湖州投资建设新型锂电池项目、智能电机项目,本项目计划投资总额约3亿元。

  固态电池项目落地湖州,2025年底前具备生产能力。公司本次投资项目主要包括(1)建设新型锂电池产线,一期开展新型锂电池的中试研发,择机启动二期年产1GWh新型锂电池产线)建设智能电机或其他汽车零部件产线。此次签约不仅是德尔股份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更标志着其向新能源与智能智造领域迈出坚实一步,为企业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公司

  公众号披露,公司的固态电池项目力争在2025年年底前完成中试线建设并具备产品生产能力。未来,公司将结合市场需求,加速推进公司固态电池的产业化,尽快将公司固态电池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无人机、机器人、电动工具等领域,抢占市场先机。

  综合性汽车零部件集成供应商,客户覆盖全球主流车企。公司是一家综合性汽车零部件系统集成供应商,公司与戴姆勒、宝马、奥迪、大众、福特、通用、Stellantis、保时捷、雷诺、日产、上汽、江铃、长城、吉利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客户建立起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降噪(NVH)、隔热及轻量化类产品,电机、电泵及机械泵等泵类产品等。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1亿元,同比增长5.0%。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15.1%,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增长276%,毛利率19.7%,环比提升3.9pct。公司已建立覆盖欧洲、北美及亚洲的全球化生产、销售和研发网络。公司全球化的产能布局可通过本地化供应有效降低公司经营风险,发挥协同价值,提升竞争力。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亿元、1.9亿元、3.0亿元,相当于2025年37.2倍的动态市盈率,公司汽零主业盈利稳步恢复,新增固态电池业务空间广阔,首次覆盖,给予“买入-B”的投资评级。

  固态电池量产不及预期:固态电池是锂电新技术,公司具备固态电池试验线生产能力,但GW级别的固态电池量产工艺仍需要不断摸索调试,量产难度较大,量产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中国银河是综合实力领先的老牌央企,实控人为中央汇金,股东背景强大。公司经纪业务优势显著,投行、资管等弱势业务正在补短板,国际业务在东南亚区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2024年公司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市场排名分别为第1、3、4和6。展望未来,中国银河有望成为业务结构均衡的国际投行。主要业务强优势,补短板:

  经纪业务:公司有营业部461家,排名第一,庞大的网点数量奠定了渠道优势,25Q1公司经纪业务净收入排名第6。2024年经纪业务净收入62亿元,在成交额较高的市场环境下,预计25-27年收入为75/80/84亿元,同比增长22%/6%/5%。

  ②投行业务:公司的弱势业务之一,现董事长王晟曾在中金公司有20余年投行经验,加盟银河后带领投行做强团队、做大规模,24年银河股、债承销规模市占率分别提升0.3/0.8pct,25Q1投行业务净收入排名提升至第15。2024年投行业务净收入逆势增长至6.1亿元,在承销规模市占率提升的情况下,预计25-27年收入为6.7/7.2/7.7亿元,同比增长11%/7%/7%。

  ③资管业务:公司的另一项弱势业务,25Q1收入排名第17。资管新规后银河金汇资管结构优化,2024年集合资管规模占比提升至72%,资管产品体系多元化。2024年公司资管业务净收入4.9亿元,在规模企稳、结构优化的情况下,预计25-27年收入为5.4/6.2/6.6亿元,同比增长10%/16%/6%。

  ④信用业务:公司两融业务市占率约5%,25Q1利息净收入排名第2。2024年公司利息净收入38亿元,在两融余额提升的情况下,预计25-27年收入为39/41/43亿元,同比增长1%/6%/6%。

  ⑤投资交易:25Q1中国银河投资净收入排名第5,金融资产规模十年复合增长率为35%。公司在固定收益投资方面具备优势,2024年债市表现好,中债-新综合财富指数上涨7.6%,公司大规模加仓债券,投资净收入增长50%至115亿元,预计未来金融资产规模稳步增长,25-27年收入为124/138/147亿元,同比增长8%/11%/7%。

  预计25-27年中国银河实现营收385/415/438亿元,同比增速9%/8%/6%,归母净利润114/128/138亿元,同比增速14%/12%/7%,BPS为10.86/11.68/12.57元。考虑到公司在逐步强化优势、补足短板,且是潜在的收并购标的,给予公司2025年1.8倍PB,对应目标价19.54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88亿元,同比增长21.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18亿元,同比下滑5.45%,扣非归母净利润4.06亿元,同比增长2.52%;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94亿元,同比增长1.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965.33万元,同比增长18.2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858.69万元,同比增长5.90%。

  公司经营稳健,业绩韧性十足。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新型电子浆料供应商,产品涵盖光伏市场主流浆料产品。2024年,在光伏行业产能显著过剩,产业链价格低迷,企业普遍亏损的严峻经营形势下,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仍实现稳健增长,体现出公司较强的产品竞争力和经营管理能力。

  具体来看,公司全年销售光伏导电浆料2024.12吨,同比略增1.06%;销售均价6086.95元/公斤,同比增长19.48%;每公斤毛利521.04元,同比增加6.10%。公司光伏导电浆料业务毛利率8.56%,同比下滑1.08个百分点。2024年,白银价格明显上涨带来单位销售均价的显著提升,而每公斤毛利与浆料的加工费有关。公司单位浆料加工费略有增加受TOPCon电池浆料加工费稳定以及BC电池浆料、HJT浆料坚挺影响。2024年公司计提减值损失1.4亿元,其中,信用减值损失8797.72万元,资产减值损失5276.67万元。信用减值损失主要针对的是应收账款坏账损失,而资产减值损失主要为聚有银商誉减值、泰国工厂固定资产减值及存货跌价。

  2025年第一季度,受下游太阳能电池排产增加影响,公司的光伏导电浆料出货量超过440吨,环比增加7.32%;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润率分别达6.33%和2.94%,分别变化-1.92%和0.38个百分点。公司经营保持稳健发展态势。

  公司光伏导电浆料产品体系齐全,紧跟电池新技术实现产品升级。公司太阳能电池导电浆料产品涵盖PERC电池主、细栅银浆,TOPCon正、背面主副栅成套银浆,HJT电池用主、细栅银浆及低成本导电浆料,X-BC电池导电银浆以及钙钛矿叠层超低温导电浆料,能够满足不同电池厂商的差异化产品需求。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建立完善的研发体系并与客户需求紧密结合,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把握光伏导电浆料“少银化、无银化”趋势,优化浆料结构设计,满足客户定制化浆料需求,推出“超细线印刷+低固含+无主栅”技术、银包铜浆方案以及新型0BB技术匹配浆料

  公司光伏导电浆料业务行业地位稳固,非浆料业务快速发展。由于太阳能电池技术迭代速度较快,导电银浆需要不断匹配新电池技术需要,行业存在明显的技术门槛。2024年,公司光伏导电浆料销量为2024吨,市占率约30%,在TOPCon电池背面细栅、BC P-Poly等导电浆料市占率超40%,公司领先地位优势明显。公司子公司匠聚在高端电子浆料领域打破海外企业垄断,产品应用于基础电子元器件、汽车电子、5G通信器件等领域,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公司子公司德朗聚开发封装定位胶应用于0BB工艺并在多家光伏龙头企业中快速推进,在消费电子领域开发出视窗粘接胶、OLED封装胶等产品,打破进口垄断。同时,德朗聚推出汽车电子领域成套胶水解决方案,针对性研发出水处理膜材结构胶、机械结构胶、灌封补强胶等产品,打开市场空间。

  公司完成金属粉体的原材料把控,有利于提升长期竞争力。光伏导电浆料主要以高纯度金属粉体、玻璃粉、有机原料等构成,其中,金属粉体作为导电材料,质量的优劣性直接影响到电极材料的体电阻、接触电阻等。公司子公司聚有银推动电子级银粉的全面国产化,实现自产银粉的性能优势和成本优势。公司拟投资12亿元在常州建设“高端光伏电子材料基地项目”以及拟投资3亿元在常州建设“专用电子功能材料工厂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力图实现大规模量产电子级金属粉体的能力以及无机粉体生产能力,并建立起与之配套的材料研发与工艺改进中心。公司布局金属粉体项目能够保障原材料的稳定供应,保证产品质量,降低原材料外采成本增厚利润。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30亿元、6.44亿元和7.52亿元,对应的全面摊薄EPS分别为2.19元、2.66元、3.11元。按照6月10日35.81元/股收盘价计算,对应PE分别为16.37、13.45和11.52倍。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太阳能电池浆料供应商,产能规模领先,产品体系丰富,并有望随着粉体自供比例的提升进一步压缩成本,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银浆技术迭代速度较快,公司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公司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较高,资金占用和回款放缓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盈利能力下滑风险。

  全球液晶显示主控板卡、交互智能平板行业龙头。公司为国内智能显示与交互技术领域领军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教育信息化、企业服务、家电上游等领域。公司依托在电子产品领域的软硬件技术积累,已创建希沃、MAXHUB等多个业内知名品牌。其中,据迪显报告,2024年希沃智能交互平板出货量份额达50.8%,连续13年保持国内市场份额领先。2022年以来,受教育信息化以及企业信息化支出减少的影响,公司发展势头出现调整。公司具有优秀的工程师文化,期间成功拓展了家电控制器,教育平板业务补充主业。未来,抓住AI+交互平板在教育、办公领域的创新将是公司重要的发展机遇。

  1Q25毛利率企稳,公司基本面有望改善。FY24公司经营承压,实现营收224亿元/同比+11%,归母净利9.7亿元/同比-29%。其中,教育业务是主要拖累项,受地方财政紧张导致采购预算收紧影响营收50.5亿元/同比-8.8%。此外,原材料成本上涨及产品结构变化亦导致毛利率承压。1Q25受益于智能控制部件持续增长,公司收入维持较好增长(同比+11%),毛利率环比改善且费用优化,但受研发投入加强及资金结构调整,1Q25扣非净利同比-26.6%。

  希沃品牌地位稳固,AI教育创新应用有望打开市场。公司旗下品牌希沃深耕学校场景15年,市场份额保持领先。中国教育信息化市场面临学生数量下降的挑战,公司的应对策略是AI教育实现产品升级,以及全球化发展。目前公司希沃AI教学大模型持续迭代,已可在校园内实现对教-学-评-研-管应用的全场景覆盖。截至2024年底,希沃课堂智能反馈系统已建成19个重点应用示范区,覆盖超2000所学校,生成超15万份课堂智能反馈报告。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1.6亿、14.0亿、17.3亿元,对应PE 20X、17X、13X。随着政府推动以AI技术驱动的数字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司持续迭代提升AI教育应用产品力,2025年公司智能终端及应用产品业务有望回暖。此外,公司作为全球板卡与IFPD领域龙头,国内补贴政策+中企出海也将提供中期成长动力。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提升对子公司新华三的持股比例,计划赴港上市:公司是ICT行业领军企业,全面布局“云-网-安-算-存-端”产品。2024年公司新收购核心子公司新华三30%的股权,持股比例从51%提升至81%,剩余19%股权也纳入远期期权安排,未来有望增厚利润。公司现已递交港股发行上市的申请,募集资金将用于加大AI投入、支持意向收购等。

  AI服务器采用国产芯片的比例较高,有望受益于芯片国产替代:IDC预测2024-2028年中国智算规模的复合增速有望达40%,智算规模扩大带来AI服务器需求增长。互联网大厂是需求端的主力,我们估算未来3年阿里、腾讯、字节每年新增服务器采购额约1300-1500亿元。相较其他厂商,公司2024年AI服务器放量节奏偏弱。但我们认为2025年起出现了积极转变。从行业端看,英伟达芯片禁售、国产AI芯片性能提升,带来国产AI芯片加速渗透。根据IDC,2024年中国国产AI芯片出货量超82万,同比+310%,占比30%,同比+16pct。公司客户结构以政企为主,因此AI服务器中采用国产芯片的比例相对较高,同时公司也与头部国产芯片厂商保持紧密合作,有望充分受益于国产替代进程。从资产负债表看,1Q25公司合同负债同比增长67%,展现积极信号。

  积极布局Scale-out域白盒交换机,有望在Scale-up域突破:Scale-out域数通交换机量价齐升,同时以太网渗透率迅速提升,给国内以太网交换机厂商放量提供了先决条件。互联网客户占国内数通交换机67%的份额,多采用白盒交换机。针对互联网客户,公司自2022年起就前瞻性地投入白盒研发,目前白盒占比迅速提升。针对非互联网客户,由于其交换机系统自研能力相对较弱,公司有望发挥其品牌厂商的优势,保持高盈利能力。中长期Scale-up域以太网交换机将加速渗透,行业扩容。我们看好公司凭借AI服务器业务经验率先取得突破,重塑准入壁垒。

  债务成本高、赴港上市进度不及预期、存货减值风险、芯片供应短缺风险、市场竞争加剧、Scale-up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公司公布24年年报及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23.58亿元,同比减少0.36%;利润总额为9.16亿元,同比减少34.94%;实现归母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减少44.13%。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4.35亿元,同比减少1.88%;利润总额为3.66亿元,同比减少20.49%;实现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减少21.98%。虽然公司短期利润承压,但随着公司加盟业务及火炬项目的不断推进,后续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情况,维持买入评级。

  收入基本稳定,利润短期承压。24年公司收入端基本维持稳定,利润端短期承压主要原因是24年新店数量增加,新店仍处于业绩成长期,导致公司费用端有所增加,除此之外,24年公司计提商誉减值损失1.08亿元,也进一步影响到公司的利润水平。费用方面,公司24年销售费用率为22.13%,较去年同期提高1.78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5.63%,较去年同期提高0.34个百分点。整体费用水平略微增长,我们预计随着公司新店盈利能力的增加,公司费用水平有望逐步降低

  加盟门店快速增长,存量药店快速布局。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销售网络已覆盖全国18个省级市场、150余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拥有门店15252家,其中直营门店9844家,加盟门店5408家。2025年一季度新增门店211家,其中直营门店24家,加盟门店187家,调整关闭门店236家,公司加盟业务加速布局存量市场,重点招商老店转加盟和项目加盟。2025年一季度老店加盟占比62%,同比增长34个百分点。2025年一季度公司加盟业务实现配送收入超5.8亿元,后续随着公司对加盟药店的分级管理以及信息赋能,加盟业务后续值得关注

  火炬项目持续提高盈利能力,积极探索第二成长曲线。公司持续深化火炬项目,全面推进商采系统及关键业务流程革新。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毛利率34.22%,其中门店线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提高初见成效。公司继续多元化项目探索,着力提升非药销售占比,通过打造新品类,精选SKU开展试点,塑造新形象,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探索线上社群触达交互新模式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随着火炬项目及新业务的逐步推进,我们看好公司的未来发展情况。

  由于公司新增门店处于成长阶段,且经营情况受到加盟、闭店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对公司的盈利预测进行调整,预计25-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6.91/10.00/11.47亿元(原25-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3.49/16.15亿元),对应EPS为0.91/1.32/1.51元,截至2025年6月11日收盘价,公司股价对应估值为22.9/15.8/13.8倍,虽然公司短期利润承压,但随着公司加盟业务及火炬项目的不断推进,后续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情况,维持买入评级。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58号  电话:0898-88889999 手机:13899998888
Copyright © 2012-2018 某某网站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ICP备案编号:琼ICP备88889999号  

微信扫一扫